[成都]安宁疗护陪伴中的悲与喜(成都宁养院-实训社工 徐琴)
发布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3-6-9
来华西第四医院进行实训社工的培训,除了参加宁养院的家访,也经常到病房陪伴患者。这期间也体会到安宁疗护陪伴中的悲与喜。
前几天跟踪陪伴一个19岁的小伙子伟伟 (化名)。一天,伟伟病情突然加重,过去可以正常聊天的他突然出现全身抽搐,下嘴唇已被牙齿咬得满了伤口。当医生告诉伟伟的母亲,伟伟的时间可能不多了,作为母亲的她跑到医院走廊的一个角落,蹲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我作为实训社工,坐在她旁边陪着她,知道她已经没有力气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我慢慢地给她递纸巾擦眼泪,听她诉说。那时候的她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她说当她来到医院就做好了 (伟伟时间不多了) 的心理准备,但因为住院期间病情有过好转,就又觉得有了希望,她接着又希望奇迹能发生,只是没想到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 ...... 我一直陪在她身边,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她周围还有关心她的亲人朋友、还有专业的医生、护士,还有一直陪伴她的社工、志愿者 ...... 下班过后,想起这位母亲,心也跟着沉重起来。如果没有这次社工实训,我真不知安宁疗护专业的陪伴那么具有挑战性。
第二天,跟随宁养院工作人员家访了杨爷爷。杨爷爷病情平稳,心态也好,儿女又孝顺,平时爷爷由老伴照顾着生活起居。爷爷的老伴不仅生活规律,每天下午坚持去散步,风雨无阻,而且是一个喜欢文学的婆婆,闲暇时喜欢读文学名著。爷爷渴望沟通交流,有着很强的分享欲,经常在宁养院医患微信群中问宁养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又来家中探访他。由于爷爷和婆婆的分享,我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有句话说的好,一个人与周围人分享喜悦,喜悦会变成很多份。我们家访杨爷爷和婆婆,他们喜悦,他们通过带着喜悦的分享又把喜悦传递给了我们。
作为安宁疗护的实训医务社工,体验明显的就是对患者陪伴服务过程中的悲与喜了。有挑战,也有意义。

笔者 (右1) 家访杨爷爷
文:徐琴/编辑:贾艳皊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