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新乡宁养院开展压力管理专题讲座
发布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5-6-23
2025年6月17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宁养院特邀新乡市红十字会心理援助志愿队老师,为全体宁养院工作人员举办《压力之下如何自我赋能》专题讲座,为高负荷工作状态下的宁养团队带来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的压力管理方案。
艺术投射:“雨中人” 绘画揭开压力潜意识
讲座伊始,新乡市红十字会心理援助志愿队李永梅老师邀请宁养团队在白纸上绘制 “雨中人物” 场景。“雨伞的大小、人物的姿态、雨势的描绘,都在潜意识中反映着个体面对压力的应对模式。”李老师现场解析案例,说:“这幅画中人物蜷缩在小伞下,雨滴密集且倾斜,提示作画者正处于‘压力过载但自我保护机制不足’的状态。”这种非语言的投射测试,让平日忙于照护工作的宁养团队首次通过艺术创作直观看见自己内心的压力图谱,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参与讲座的宁养团队人员在白纸上绘制“雨中人物”
量化评估:科学问卷定位压力等级
紧随绘画测试,李老师引入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科压力评估问卷,从睡眠质量、情绪稳定性等5个维度进行量化测评。“当‘情绪易激惹’‘自我价值感低落’等主观感受被转化为 0-4 分的客观分值,参与者对自身压力状态的认知从模糊变得清晰。”其中 “照护伦理冲突”“职业倦怠感” 成为核心压力源。这种 “艺术投射 + 科学量表” 的双评估模式,为后续干预方案提供精准靶点。
系统赋能:三维策略构建压力防护网
针对评估结果,李老师构建“身心社”三维赋能体系:在身体调节层面,现场教学“478 呼吸法”与“蝴蝶拍”技术,演示如何在5分钟内通过生理调节降低焦虑水平;心态重塑部分,以 ABCDE 觉察法拆解典型案例 —— 当面对“家属不理解照护方案”的压力事件时,引导职工将“我必须让所有人满意”的消极信念,重构为“我能提供专业建议并尊重家属选择”的理性认知;社会支持部分特别设计“恢复壁龛”创建任务,鼓励参与者根据自身喜好建立专属放松机制,如整理疗愈、骑行减压等个性化方案。

行业定制:情景模拟直击职业痛点
针对宁养工作特有的临终关怀伦理压力和家属情绪疏导难题,讲座设置沉浸式情景模拟。参与者通过扮演“晚期患者家属”“照护方案争议方”等角色,在李老师引导下实践非暴力沟通和边界感建立等专业技巧。“当模拟家属说出‘我知道你们尽力了’时,突然理解了共情比说服更重要。”参与的宁养院护士分享道。这种贴合职业场景的训练,让抽象的压力管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技能。
据悉,宁养院将以此次讲座为起点,推出“压力管理成长计划”,通过每月团体辅导、线上正念训练及绘画疗愈工作坊等形式,持续构建“评估 - 干预 - 巩固”的心理健康支持闭环,践行“让照护者先被照护”的人文关怀理念。

李永梅老师 (右三) 与宁养团队合影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