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收拾好出门,才发现地上有些许水滴,一点一点的,打在脸上冰冰凉凉的。我没有带伞,速速带好头盔骑上电动车,一路上雨越来越大,短短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我的衣服已经被打湿了。站在医院外边的屋檐下,雨不停地下着,我不停地翻看着群里边的信息,宁养义工团队负责人说他们还没打到车,告诉我在宁养院集合。雨变小了,我头顶着书包,一鼓作气跑到医院侧面的一座略有些破旧的小楼房前边,牌子上正是我今天的目的地,宁养院。
不同于其它团队成员,因为我已经进入实习,在医院上班,大多数时间没有跟大家进行线下的志愿工作,多进行线上志愿工作,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宁养院,第一次看到宁养院的外貌。不是类似于养老院的集中式服务,只有几个小小的房间,都是护士和医生工作的地方。
宁养院位于兰大一院内部,在一栋独立的房子里,避开了喧哗的门诊部和住院部,这里没有床位,没有液体,没有治疗,很少见到患者,匆匆来去的都是领药的家属。
今天进行的是家属的团体教育支持活动,进进出出来了好几个家属,都是领了药之后参加活动的;老师很负责,给家属们进行宣教和注意事项讲解。
在互动环节,老师提出让每位家属介绍一下家里边的患者情况,说一下自己关于照顾癌症患者的经验和感受。几位家属在分享中,一句一句说不完的话,都表达了她们的痛苦和不容易,最心酸的时候还用手擦了擦眼泪,泣不成声。
虽然她们并不是患者,可她们面临的也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确诊癌症的人就好像被判了死刑的,没有办法治愈,只能看着病情一步一步加重,身体一天一天衰败,走向死亡。而家属作为患者最亲近的人,要目睹着这个过程,却无能为力。没日没夜的照顾着患者,尽心尽力地为患者做好每一件事,对于家属自己的身体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幸运的是,大多数家属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法,他们很愿意为患者付出,却也想得到患者的回应。有时候,患者一句,我感觉今天比昨天好多了,就能够让家属欣慰不已,甚至更有动力来照顾患者,这又是一种正向循环。
在宁养院老师进行团体活动的时候,总是把一句话挂在嘴上:“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缓解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先把自己累垮了,要照顾好患者,更要照顾好自己。”
离开宁养院时天气特别晴朗,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地上甚至一点儿水坑都没有,希望在宁养院病区列表上的每位患者都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阳光。

笔者(后排,左一)参加家属教育支持团体活动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