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岁月留痕爱满宁养 (潮州宁养院义工 陈鑫妤、赖桃园、杨雅婷、张丹慧、陈嘉文)
发布单位:潮州市中心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5-6-3
自2024年末至2025年5月,韩山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步履不停,多次组织志愿者走进宁养服务对象家中开展关爱服务,将善意化作温暖的陪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传递关怀,在平凡的日常中书写着不平凡的爱之篇章。现在,让我们共同翻开这份承载着爱与关怀的宁养日记,重温那些温暖瞬间,感受爱与奉献的力量。
01 为爱充电 以培训开启温暖之旅


2024年10月13日19:00,校青志邀请负责潮州宁养院志愿者培训工作的苏老师和李老师,在文科楼教室为志愿者们作专题培训。培训聚焦患者人文关怀技巧、常见护理问题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展开,帮助志愿者掌握专业技巧,以更周到、更规范的服务意识,护航宁养院志愿之旅。
02 温情陪伴 用行动传递生命暖意



在宁养服务的时光里,志愿者们用陪伴织就温暖的网。他们坐在患者身旁耐心聆听,用眼神和行动给予最真挚的情绪共鸣,帮助患者舒缓情绪;他们走进患者家中,将关怀融入生活的细节,仔细擦拭桌椅、清扫地面,让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他们陪伴患者家庭中的年幼子女,主动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给予孩子们支持与关怀。志愿者们将每份温情于宁养院中延续,让爱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03 新意增温 艾草锤里的温情手作

今年的志愿活动在轻松日常的温情中增添了一抹新意——艾草锤手工制作课堂欢乐开启。活动现场,志愿者与患者、家属围坐一堂,将散发着天然清香的艾草填入柔软布料,共同穿针引线、填充缝制。过程中,大家互相分享制作诀窍,默契配合,交流心得,笑声与艾草的芬芳交织,一双双巧手将简单的材料化作兼具实用与心意的养生好物。志愿者们在追寻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的同时,与患者进行了一场跨越年龄的心灵对话,将温暖与陪伴深植于每个瞬间。
04 以爱之名 志愿者的温暖独白
志愿者:陈鑫妤
我参与宁养志愿服务以来,服务过两位阿姨。每次服务前,我都会提醒自己珍惜陪伴她们的时光,因为宁养院面对的是与病魔抗争的人,我们能陪伴多久无人知晓。我们能力有限,只能尽可能多地陪伴,让她们感受到关心。宁养院的活动是双向的,我们给予阿姨关心,同时也从她们身上学到乐观和顽强,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着服务深入,我们与阿姨关系融洽,志愿队的同学虽来自不同城市,但在潮州建立了深厚情感联系。
志愿者:赖桃园
参与宁养院志愿服务时,我结识了许阿姨。记得我们漫步在乡间小路上,听着阿姨分享着生活的点滴,那一刻,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我们一起制作艾草锤,阿姨手很巧,耐心地教我如何填充艾草。阿姨一直深受病痛困扰,但她常常把笑容挂在嘴边,眼里充满着对生活的热情。这段志愿服务经历,我所给予的陪伴,或许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却也许能成为许阿姨心中温暖的慰藉。在未来,我也将继续带着这份热忱,在志愿服务中传递爱与温暖。
志愿者:杨雅婷
一学年下来感触还是蛮大的,记忆最深刻的是苏社工在途中说的一段话:“我们的服务不是为了制造多活跃的气氛,而是陪伴,只要我们的陪伴让患者家庭感到开心,大家聚在院子中聊天,哪怕只是坐着,让这个院子看起来热闹,患者心情好,那么我们的服务就是有意义的。”
志愿者:张丹慧
参与宁养志愿服务期间,我走进不同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在感受喜怒哀乐与生活百态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人生感悟。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温暖与感悟,继续在志愿之路上稳步前行,传递爱与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善意。
志愿者:陈嘉文
作为宁养院志愿者,我有幸结识了患乳腺癌的“水果阿姨”。病痛缠身,她却总笑着念叨“日子总要过”。在她的水果铺,我们边整理货架,边听她讲那些平淡却满是生活气息的过往。天气好时,我们就推她去公园,看阳光洒满草地,听她聊着琐碎日常,笑声清脆,好似病痛从未降临。 这段时光里,她让我明白:微小善意,亦是困境中的微光。这份温暖与力量,会一直激励我在志愿之路上坚定前行。
志愿之路道阻且长,唯有步履不停方能抵达远方。在宁养院的志愿征程中,每一位志愿者都是温暖的传递者,以点滴善意汇聚成照亮生命的星河。这份志愿精神恰似燎原星火,在传递中生生不息,凝聚成磅礴力量,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希望与温暖。未来,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以爱为笔,以心为墨,在志愿服务的画卷上绘就更多动人的篇章!
文字 |初审 | 张 灵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