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宁养院学习,不仅跟随医护人员进行了居家探访实践,而且上了三堂理论加讨论的课程,每一堂的课程内容都很丰富,让我收获满满,我内心很敬佩授课前辈的专业素养,渴望自己也有机会将这些卓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与家人谈死亡的实践
第一天翁主任讲授了《谈谈死亡那些事》,虽然这是个沉重的话题,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我对生死教育的深刻思考,更领悟到安宁疗护护理事业的价值与意义。翁主任问道:“你们会跟家人提及死亡这个话题吗?有的请举个手。”当时我们7个同学中只有一位是举了手的,我当时就在想,这个话题对着自己最爱的家人聊这个话题,是会怎么样的氛围呢?
回家后我组织了我家人(爱人、双方父母、孩子)聊这个话题。我说:“有想过在自己人生最后的一段时间,怎样去度过吗?”当时看了一下双方父母的表情,公公和爸爸是有点不开心了,我的妈妈都点沉默了,反倒我生病的婆婆开口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平时最忌讳提死字的是我婆婆,没想到她提出了她自己的想法,她说道,以前的她可能就会想着各种求医之路,各种治疗,在一次的活检中,那种疼痛是她无法忍受的,如果活着换来的是各种疼痛,带着疼痛活在这个世上,她情愿不带痛苦地安静离开;她会把公公托付给我们照顾,希望孙子、儿子、儿媳健康快乐幸福。她说她没有什么遗憾。听完,我们在座的眼泪不自主地往下流,此刻,我的孩子紧紧的抱住我婆婆,说:“奶奶,你是最好的奶奶,你会永远的陪着我们。”
通过这次聊天,我发现与家人谈论死亡,虽然一开始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是一旦谈开来,想到生命最终都会消逝,反而能让家人愈发觉得彼此的珍贵和重要。我觉得这个话题以后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的讨论,让谈论死亡成为一件平常的事情,同时也让家人更准确地理解安宁疗护。

在音乐疗愈中体验清空和放下
宁养院第二天的课程,我体验了由宁养社工和义工组成的“宁静之声”乐队为我们带来的冥想和音乐疗愈体验。音乐疗法是安宁疗护中心理舒缓的重要方式,在疼痛管理方面,舒缓的音乐就像一位贴心的伙伴,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紧张,让疼痛不再那么难以忍受。在缓解焦虑和抑郁方面,欢快节奏与积极旋律,为患者内心注入希望与温暖,驱散焦虑和抑郁的阴霾。在睡眠改善方面,柔和的音乐营造宁静氛围,调整生物钟,让患者在夜间能甜甜入睡。在心灵慰藉与精神支持方面,音乐那超越语言的力量,触动心灵深处,给予患者平静与勇气,面对生命的终章。
我亲身的体验了一番,在精油辅助下,全身都得到放松,大脑放空,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的心就静下来了,身体的疲倦也随之消散,短短的半个小时,身体的能量就恢复了,人也精神了不少。当然,音乐疗愈并非所有人都合适,需要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喜好和需求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选择。

社工是实施五全照顾的核心力量
过往对社工的理解,就是陪陪患者,帮助他们生活上的需求,听了社工韩丽老师的课,原来社工的作用并非如此简单,真正要帮助好一位患者和家属,不仅需要有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一颗炽热的爱心。在韩老师有关五全照顾的课程中,我了解到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全社区的五全照顾是以患者为中心,汇集多方的力量,帮助患者和家属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减轻痛苦和压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认真道谢、道歉、道爱、道别,从而实现生死两相安的有效方式。韩老师也用了很多实践的案例打开了我今后工作的思路,让我获得很多新的启发。

三天的课构建了完整的知识框架,实用性极强。特别是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将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整个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极大促进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提升能力提供了清晰指引。我认识到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应该思考怎样运用护士系统性临床思维,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设计个性化方案,从碎片化护理转向整体护理,真正达到帮助患者善终的目的。
文/广东省护士协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高级研修班学员 邝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