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生命褶皱里的光 (深圳宁养院-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学员 杨子敬)
发布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5-6-23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学习的三天时间,像被按下了生命的慢放键,跑进城中村,爬上铁皮阁楼,看了太多教科书教不会的真实人生,让我重新衡量安宁疗护的温度和重量。
第一天:医护出诊
78岁阿婆蜷在十来平的出租屋里,发黄的肾造瘘管和拖在地上的引流袋里结着的黄痂,是三个儿子缺席照护的日日夜夜;曾经为临终者助念的佛教徒,攥着温热的菩提子平静的躺在床上,“以前是他送别人走,现在也希望他的生命能够从容靠岸”;还有一位是被家属“保护的很好”、癌症晚期却仍不知情的患者,在“善意的谎言”背后,她又是否被剥夺了告别的权利?生命的句号,又该由谁来画上呢......
第二天:观影《人生大事》与工作坊
《人生大事》这部电影,像是来自死亡的一记温柔的叩击,轻轻敲打着我,让我似乎读懂了“生死两相安”的道理;“假如我有一千万”工作坊里,当我为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公里做抉择时,我才第一次剖析我心里生命的意义。

第三天:社工随访
跟随社工老师探访了生活在命运夹缝里的人。那个肝癌患者家让我记忆犹新。他老婆在阳台上种了数十盆石斛和灵芝,鲜活的生命让被癌症的乌云笼罩着的家也好像活过来似的。可就在另一户楼顶,肺癌患者的家里,铁皮屋顶被晒得发烫。他步伐蹒跚,说话都费劲,却还招呼我们坐下......

这三天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触摸到安宁疗护的肌理:他不是放弃,而是把医疗技术淬炼成更加温柔的力量。宁养院的老师们像提着灯在暗巷里行走的人,他们教会我最珍贵的不是止痛贴怎么贴,而是怎么在生命最狼狈的时刻,依然把对方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尊重。这些沾着生活苦味儿的甜,大概就是支撑我们继续前行的光。就像那阳台上的石斛幼苗——既是生命的接力,也是我安宁疗护新的开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子敬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