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宁养义工,每次参与服务,都像推开一扇通往人性温暖的窗。而这次,一块芙蓉糕,成了照进来的最亮的光 。
那天天气阴晴不定,我和宁养院主任尹梅香老师迈着轻快的步子,像往常一样往患者家走,去探望患者。患者姐姐听到动静,热情地从屋里小跑出来,脸上挂着熟悉的笑意。和姐姐聊完天后,她突然拿出两袋芙蓉糕,递给我和尹老师。她递出的是芙蓉糕,我收获的,是实打实的温暖 。
“姑娘,拿着。” 姐姐说话时带着点羞涩,我有点不好意思,连着推拒了好几遍,可姐姐直接把芙蓉糕放进我包里。她递东西的动作,又轻柔又郑重,让我心里暖烘烘的,更打动我的,是她眼里藏不住的真诚 。
姐姐慢慢说起,生病以后,她总盼着亲戚朋友来看自己,直到我们这些义工常来,陪她唠唠家乡集市的热闹,讲讲生活里的小事,她才重新觉得,自己还能被人惦记、被人需要。“你们一来,我就觉着暖,这小小的芙蓉糕,是家里的心意,就想让你们知道,你们给我的温暖,我也想好好回赠。”
看着姐姐带笑的脸,我突然懂了:义工这份事儿,从来不是单方面付出。我们抱着陪伴的心思来,却在患者这儿,收获了更珍贵的东西——被信任、被需要的分量,还有他们想尽办法回应善意的滚烫真心 。
这块芙蓉糕,甜了嘴巴,更暖了心窝。它让我看到,哪怕正受病痛折磨,人性里的美好也没褪色。姐姐把我们的陪伴当宝贝,又用一块糕点回赠,这一来一回,是善意在循环,是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温暖在流动 。
后来每次服务,想起芙蓉糕的味道,我就更坚定。我们给患者的,或许只是点时间、陪他们说说话,可他们回馈的,是重新拥抱生活的热乎劲儿,是让善意生根发芽的力量。原来真正的宁养服务,是我们陪患者熬过难,患者也带着我们重新明白:爱和被爱,本就是世上最甜的事儿,哪怕藏在一块小小的芙蓉糕里,也能滋长出无尽温暖,让满是病痛的日子,开出一朵朵叫 “希望” 的花 。
这趟义工路,我没想着能收获啥,却带着满满关于爱和回馈的感动回来。往后服务时不管碰到多少难事儿,想起芙蓉糕的甜香,想起姐姐的笑脸,我就知道,只要带着真心去,就能在患者和自己的生命里,让每份善意长成遮风挡雨的力量。也让我们这些义工,在给别人温暖的时候,自己也学会去更好地爱人 。
这就是宁养服务最美的模样,是芙蓉糕教我的理儿——温暖不怕绕圈子,每一次传递,都能点亮更多的光 。

笔者(左)为患者测量血压
注:图片使用已征得患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