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温柔的微光:记初次宁养院探访(兰州宁养院义工 文春娟)
发布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
发布时间:2025-9-29
这是我成为宁养院义工以来第一次入户探访,这次爷爷的情况好像不太好,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侧躺在床上,脊背弯成一道紧绷的弧线,薄被下的肩膀正随着每一次呼吸微微颤抖。起初是压抑的、细碎的哼唧,一声痛苦的呻吟突然从他嘴角溢出,低哑,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直直扎进我心里。我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脚步像被钉在原地,心里瞬间被密密麻麻的难受攥紧。
就在这时,宁养院带队的郑老师轻轻走上前,没有急着说话,先弯下腰帮爷爷掖了掖被角,声音放得比平时低了好几度:“大爷,我们来看您了,是不是这会儿又疼得厉害?”爷爷艰难地哼了一声作为回应,老师立刻蹲在床边,手掌轻轻覆在他露在外面的手背上,一遍遍用温和的语气安抚:“我知道您这会很难受,我们再想想办法,会好一些的。”安抚的同时,老师掏出手机拨通了宁养院医生的电话,语速沉稳却带着急切:“主任,我现在在李大爷家,他今天的疼痛好像控制得不太好,一直在呻吟,您看应该怎么处理?......”电话里的每一句咨询,都紧紧扣着我们在场每个人的心。老师和家属一边听医生的问询与建议,一边时不时点头回应,还会转头轻声跟爷爷重复。挂了电话,郑老师又详细询问陪在一旁的家属,确认爷爷最近每次服药的时间、剂量,以及疼痛发作的频率,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我看着老师始终耐心的样子,再对比爷爷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枯瘦手指紧紧攥着,心里的难受又多了一层复杂的情绪——有对爷爷痛苦的心疼,也有对老师这份细致与担当的触动。原来面对无法回避的疼痛,“安慰”不只是嘴上的话语,更是实实在在地为患者奔走、为缓解痛苦努力的每一个动作。离开的时候,阳光已经西斜,房间里的光线暗了下来。爷爷的呻吟声似乎还萦绕在耳边,但老师打电话时认真的神情、安抚时温柔的语气,却像一束微光,悄悄照亮了生命最后一程的艰难。这次探访让我明白,宁养院的“养”,是用专业的行动对抗疼痛,用温暖的陪伴接住脆弱,而心里那份沉甸甸的感受,也成了我对“临终关怀”最深刻的初体验。

宁养义工们陪伴患者妻子聊天 (笔者,左二)
相关阅读:
网站热门点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