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湖南省肿瘤医院宁养院 >> 典型案例
花季少年把光明留住 (长沙宁养院社工 邹然)
发布时间:2021-10-22

  去过天堂,路过人间,宁养院作为一个小小的驿站一直为晚期癌症患者服务。家居探访,让我们走进晚期癌症患者的家中,走进他们的故事,和他们同悲喜,也看到了生命的曲折和无数的改变。

 

痛苦挣扎的少年

  小坤是一名大学男生,17岁。如果不是鼻咽癌,他会在校园里自由地奔跑,在教室里安心的学习,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鼻咽癌的诊断打破了一家人平静的生活。

  患癌后,他接受了放疗和化疗,但是因为疾病发现的比较晚,家庭经济条件差,治疗断断续续。一年后,病情进展出现多处骨转移和肺转移,疼痛难忍,多次自杀,无奈的妈妈守着她他整日以泪洗面。善良的邻居目睹一切,向电视台热线电话求助,电视台联系了我们宁养院。

 

相识-第一次探访

  痛苦绝望中挣扎的少年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迅速邀约记者,第二天就上门探访患者。汽车在一片拥挤混乱的巷子里穿梭,边走边问,我们终于来到患者家。

患者一家来自湖南的偏远农村,三口人住在一间平房中。房间面积不足20平米,房间只有一扇小窗户,关起门空气浑浊,开门则寒风刺骨。平日母亲照顾患者和做家务,父亲打工的微薄收入用来维持生计。

  家中有两张木板拼床,小坤就住在一张1米左右的靠窗的小床上,这里是家中最明亮的地方。这时的他,1米72的身高已经瘦到80斤,双肺转移伴剧烈咳嗽;吃了廉价止痛药,不但不能止痛,还大量出汗。他非常沉默,痛苦的蜷缩在小床上,好像无助的孩子,住在门边确半年没有踏出家门。多次自杀未遂的他让父母每天生活在心痛和忐忑中。

  医师认真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疼痛评估;护师给予舒适护理辅导,帮助改善身体症状。社工则坐在他的床边陪伴。倔强的少年开始一直不说话,茫然地看着我。我温柔地看着他,用心感受一个笼罩在黑暗痛苦和死亡孤寂中的心,并把这种理解传达给他。他突然发声,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还能活多久”?我坦诚地回答让他放下戒备。低声的交谈中,他冰冷的面具开始融化,僵硬的身体和表情松弛一些,愿意讲述自己的绝望和痛苦,不时地潸然泪下。

 

相知-第二次探访

  小坤,他的疼痛减轻了。细心的宁养团队送来轮椅、寻访到来自他家乡的志愿者。义工推着轮椅上,带小坤走出了一门之隔的户外,见到了众多的热心人。在场的宁养医护人员、义工、记者自发地捐款,鼓励患者。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浓浓的乡音、热心的人们驱散他生命中的阴霾。少年心中萌生了一个个心愿 ......

  他用手机为自己拍照,双眼凝视前方,面带坚毅的笑容,交给父母当做遗照。不甘青春逝去却对社会没有贡献,他向父母表达出捐献角膜的愿望,善良的父母不忍拒绝答应了他的恳求。我马上帮他联系眼科医院捐献角膜。

 

离别-第三次探访

  我们寻访到长沙市爱心团队,一起上门看望患者。他变得更加虚弱,躺在床上无法活动,眼神却变得温柔。他希望和我谈论死亡和未来,我也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打消他的担心和顾虑。随着话题的深入,他的目光越来越平静。

 

哀伤辅导-陪伴家属

  一月后,小坤逝世。父母虽然不忍他的身体不完整,还是按照他的心愿捐献了角膜,实现他把光明留在人间的心愿。我们继续上门为小坤父母提供哀伤辅导。他的父母告诉我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客死异乡的未成年人,骨灰不能葬回老家。而小坤不舍得长沙和学业,想在长沙置块墓地,父母心有余力不足。

  为了满足小坤的愿望,我们到处打听,终于帮他寻找到费用全免的墓地,将他留在长沙这片希望的土地上。

  小坤的生命很短暂,面对绝症和死亡的威胁,他从一开始的悲观绝望,到最后反而是最沉稳的人,安定了大家的心。我们见证了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的美丽瞬间,也开始逐渐懂得从事宁养工作,需要心怀慈悲、看到和行动。因为看到患者的悲苦,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行动。

 

 

 义工推着轮椅带着半年没出门的患者在小区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