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共谱生命之歌 (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义工 杨湘溶)
发布时间:2020-6-16
如果将“宁养服务“所有的一切汇到一起,大概就是一个“爱”字吧。
记得在去年三月,宁养学姐们走进教室,播放上一届义工们制作的一个个回忆视频,那颗对宁养满怀憧憬的心更加按耐不住,当天就打印好了报名表,期待面试的到来。那是我第一次在参加面试前一天晚上反复思考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一个字一个字的斟酌我的答案,因为足够热爱,所以十分害怕失败。
记得第一次由宁养院专职社工辛丽艳老师带领我们家访,那次接案据说是接案最多的一次,那是我第一次真实的接触那么多癌症晚期患者,看着他们瘦弱,苍白的面孔,我深深地感到生命的脆弱。这时,一个强烈的念头涌了上来,我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很多义工和我提到他们的案主一直在住院,或者案主一直拒绝义工的服务,还有的案主状况较差,身体的病痛加上心理的哀痛,每次家访都忍不住痛哭流涕。我很庆幸,我的案主心态乐观,身体状况在不断改善,每次家访都十分热情。可是,状况良好的案主是我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我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我否定自己的专业知识,否定宁养的价值,那段时间,我感到非常的迷茫,我找学姐帮我督导,在督导会上也向辛老师提出了我的困惑。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谁说你没有价值?做一个好的陪伴者就够了。”是呀,面对状况良好的案主,我应该替他高兴才对,他不用受身心的磨难不正是上天的恩赐吗?对于案主爷爷来说,最需要的不过是家人的陪伴,他想要的不过是有人与他聊天罢了。这些正是我作为宁养义工应该帮他的,这才是宁养义工真正的价值。
我还参加过两次小组活动,接触更多的是患者的家属,他们中的许多人除了照护患者还承担着来院取药的任务。其中一位家属让我印象很深。他是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叔叔的左半身不协调,可能患有脑梗或者其它脑部疾病。叔叔家中只有生病的妻子和正在读初一的女儿。在家庭经济紧张和自己身体患病的情况下,叔叔要独自照顾生病的妻子和青春期不懂事的女儿。叔叔说,就算我心里再难过,面对我的妻子,我也要装出很从容的样子,就算我知道她时日不多,但我依然要告诉她,为了我和女儿一定要好好活着。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困境来临时,能有多少人像这位叔叔一样不放弃不抱怨,满怀乐观心态与残酷的命运斗争呢?可是我想,只有叔叔自己知道:有多少个日夜让他疲惫不堪、让他心灵崩溃、让他又提醒自己不能懈怠和放弃。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当他们在厄运缠身、身心憔悴时,能因为宁养一个暖心的活动放松片刻,释放自己积压已久的情绪,身心得到舒缓,这就是我们宁养义工的价值吧。
宁养服务虽然辛苦,可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患者与家属间浓浓的情意;感动于服务中义工们流露出的丝丝真情;感动于宁养院老师们的耐心和十多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
如果有人问我宁养工作的价值,我的回答是:就在于孤独时一次短暂的陪伴,在于落泪时一个暖心的拥抱,在于绝望时一句真心的安慰。
宁养,用爱温暖人心,用爱感化真情,用爱传递希望。宁养,我们一直在“爱”的路上。

听案主爷爷分享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左二,作者)
图文:杨湘溶/编辑:牛润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