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宁养院介绍 医院简介 宁养新闻服务札记 社会反馈联系方式

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 >> 感想·随笔
把爱给你 把生命延续(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义工 杨静怡)
发布时间:2015-7-14

与患者交谈,了解心理需求

患者女儿一家对其贴心照护

 

  不算大却很温馨整洁的小屋,墙上挂满了女儿女婿的结婚照;温文尔雅且热情的一家,可爱的小外甥在地下玩耍,这是我初次走进王阿姨家里的感受。

 

  王阿姨躺在靠墙的沙发上招呼我们赶紧过去坐下,上下打量阿姨一番:一头乌黑浓密的卷发、脸色红润、穿着整洁、没有把疼痛感表现在脸上,换句话说,就像是一位身体健康的人靠在沙发上午休。阿姨说话很有底气,不藏不掖,大概是东北人的缘故。相对于之前的家访服务经历,与王阿姨的接触是轻松、充满正能量和受益匪浅的。

 

  王阿姨是一个十分乐观和有远见的人。谈到疾病,很多人会望而生畏,而王阿姨却是丝毫不避讳。“既然我得了这种病,我也没有办法抑制,所以我就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就很好。”也许服务对象有这样的认识,能说出这样的话,是我们每一个关注宁养的人最想看到的。王阿姨十分健谈,她说很多人患病之后看不开又喜欢吓唬自己,这样很不好。阿姨谈起以前的一位同事,说他身患疾病之后不愿与人交流,身体已经出现症状但是躲躲藏藏不想让别人知道。“我觉得这样没什么用,藏不住的事情让别人知道就好了,只要你在一天,就开心过一天。我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电视,看看微信朋友圈,很多好朋友每天会给我发有趣的东西,还给我寄钱。”说着阿姨拿起旁边茶几上的手机,打开微信找出一个大笑着的小猴子给我们看,在阿姨爽朗的笑声里,我听到的是真正的豁达与乐观!

 

   “我唯一想的事情就是……我走了之后,把我……捐出去,剖开研究,看看以后能不能……通过手术制止这种病……”一句话阿姨啜泣着说得断断续续,在与阿姨交谈的近两个小时里,这是她第一次流泪。我想再坚强再乐观的人,当被某些东西触及到软肋的时候,都会柔弱起来。王阿姨突然的一句话让我们非常震撼,我诧异地问道:“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很少有这种想法,为什么您会选择这样?”阿姨的回答让我再次肃然起敬:“有很多比我强的人,那些国家领导人还不是一样无法阻止死亡?那些遭受意外、沉到海底的人又留下了什么?我不在了,把我的身体捐出去,能救好多人呢,听说一个眼角膜能救好几个人。” 阿姨这样一句话一出口,我在震撼和敬重的同时,感到难以言喻的心疼。一个即将离世的人,天天忍受着疼痛的折磨,就像她说的“你们根本无法体会,疼得绝望”,却同时还在想着自己走后,把自己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让生命延续。我不知道自己走后身体一点一点不再完整的情景在阿姨脑子里想象过多少次,但是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大爱。

 

  可以说王阿姨的一生都献给了医疗事业,她曾是一名光荣的护士。为了转移阿姨的注意力,我问她:“现在医患关系矛盾十分普遍,特别是很多小护士在医院里很委屈呢,不仅很忙很累,还要受气,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情况的呢?”阿姨的脸上再一次恢复了自豪的笑容:“我工作了那么多年,跟病人关系都很好,我这个人心软,看到弱者就想帮助他们。你说的医患矛盾我认为大多是护士的不对,病人来医院你就得让他感到舒服,比如说扎针没扎好,你就要心平气和地跟人家说,再给您换个人好不好?你要放到那儿爱搭不理,那凭什么怪病人跟你生气。”阿姨对医患关系的一套独特的见解,让我再次领略了她的善良和大爱。

 

  说起宁养服务,阿姨也说她很感激,感激宁养院,感激关心她的人,她也十分理解和积极全力地配合我们所有的工作。阿姨说,患了这种疾病的人,治疗是不可能了,但是要让患者舒服一些,特别是不要让疼痛折磨,在这方面肿瘤医院宁养院的医护人员让我能减少了很大的疼痛,非常感谢她们。

 

  而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仔细交谈就会发现,会从阿姨那里受益匪浅,她热情地询问我们三个人的年龄、家庭、学校专业,甚至是情感状况。她告诉我们,一辈子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趁年轻一定好好努力,到处去旅游去看看外面,“我很想到处旅游,可惜没有机会了”,说到这里,阿姨隐隐叹息。

 

  王阿姨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虽然身患疾病出不了门,但她的生活一点都没有因为疾病而变得狭隘,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放弃与人交流交往,没有放弃兴趣爱好,没有放弃善良和爱,也没有放弃享受生活。她的心仍然很大,大到装得下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