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的迎春花(山西省肿瘤医院宁养院义工 杨倩)
发布时间:2015-6-15




听说有这样一个故事。傍晚时分,在一个战乱纷飞的国家,到处是被战火烧毁的残垣断壁,到处是倒塌的房屋,满目疮痍,但是伴随着夕阳的余晖,一株迎春花正随晚风轻轻摇曳,一位战地记者恰好经过,惊叹不已,拍下了这幕令人感动的画面。
——题记
今天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案的开始。在家访之前我一直在积极地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想着尽可能的发挥我们的主动性来为患者做一些什么,有着些许的忐忑不安。
早晨,按照之前的联系,我们来到了患者周叔叔的家中,阿姨热情的出来接我们,说因为他们搬家了害怕我们找不到,作为宁养院的志愿者,我们为阿姨的热情所感动。
来到了阿姨的家中,女儿正在给患者周叔叔做按摩,看见叔叔确实很消瘦,但经过宁养院老师们的治疗和护理后,疼痛明显减轻,精神也有了许多。然后阿姨就给我们介绍说:为了能有效地护理丈夫,最近她正在学习“原始点止痛法”,还专门让女儿去听这方面的讲座,回来给周叔叔做按摩,并且阿姨还让我们也去学习,说这对我们去其他患者家中做家访都是特别有意义的。听着阿姨的话,真的心里非常感动,为阿姨对不仅能对弥留之际的丈夫悉心照顾而感动,也为阿姨在这样的逆境中依然心存希望、永不言弃的精神而感动,更为阿姨在这样的情境中依然还能为他人考虑,这种大爱精神着实让我落泪。
不仅仅阿姨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患者周叔叔的话更是一堂朴实而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叔叔对我们说:“自从接受宁养院的帮助后,疼痛明显减轻了,生活质量也有了提高,对病情也有了新的认识,我现在病情已经是这样了,能多活一天就活一天,每天伤心是过,快乐也是过,为什么不能乐观地过好每一天呢?对于没办法的事情我们只有适应它”-----。并且在刚刚进门时还给我们拿凳子坐,中间让女儿给我们洗水果吃,在我们告别的时候还站起来招手送别……真的太多太多感动的细节,难以用文字形容……
除了满满的感动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阿姨和我们聊得过程中,提及曾在某个医院的住院过程中医生为了推卸责任,利用家属对医药知识的缺乏,糊弄病人,并且医生态度恶劣,而后来转到我们宁养院,她说感受到宁养院的风气非常好,教导我们:以后你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出来要做一个有高尚医德、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医生。听了阿姨的话,心里百味杂陈,既高兴又难受,高兴因为作为宁养院的志愿者,听到宁养院在患者家属心中能有这样的口碑,感觉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难受的是,自古以来医患纠纷层出不穷,我们是社工专业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上就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是社会的减压阀、社会的润滑剂,医患纠纷也是我们社工的责任,可是在现在放眼望去,全国只有上海等几个城市要求三甲医院必须设立社工部,并且社工人数占医院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实在是低的可怜,而在国外,比例要高的许多。所以加快医务社工的发展,有关部门值得反思。
这次家访,回去的路上,心里装着满满的感动,也深知社工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也依然不会放弃,也会像阿姨叔叔一样充满希望,我愿做荒原上的迎春花,任凭千磨万击,依然努力绽放。